皖赣铁路全线开通运营40周年:架起钢铁动脉 见证历史之变

作者:黄征 来源:蔡小虎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5-04-05 20:12:52 评论数:

借七八千元买手机,背上5万元贷款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带来一个个真实的校园贷案例。

郑儒永曾说父亲和老师是对她一生影响最深的两个人,父亲郑铁如先生的正直、爱国、清廉、俭朴,老师戴芳澜教授的治学精神,都在她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皖赣铁路全线开通运营40周年:架起钢铁动脉 见证历史之变

2004年,她的脊柱被钉上了2根钢柱和10颗钢钉,医生告诉她每天只能坐一个小时,其余时间必须站着或躺着。郑儒永院士的勤奋与毅力是惊人的,工作太玩命是同事和亲人对她的真切评价。郑儒永对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既严格要求又悉心指导。郑儒永院士说:国家培养了我,中科院培养了我,我要为国家再做一点贡献。郑儒永夫妇没有子女,他们二老的人生岁月几乎都献给了科研工作。

哪个行业都有各自的困难,也各有各的乐趣,你只要有兴趣,就不会觉得困难。在漫长的科研生涯中,郑儒永硕果累累,在国际上她首次发现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首次报告了我国特有的人体病原毛霉新种和新变种。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课题组等开发了一条以纤维素为原料制备高密度航空生物燃料的新路线。

据了解,以纤维素为原料合成航空煤油在国外已有一些报道。纤维素是农林废弃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可通过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秸秆以及木屑、落叶、树皮等林业废弃物通过简单的化学处理获得李宁介绍,与普通的航空煤油相比,高密度航空燃料的使用可以在不改变油箱体积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加飞行器的航程、载荷、飞行速度,可为我国航空煤油的多元化供应提供技术储备。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高密度航空生物燃料远航程、高载荷的特点,减少长途飞行旅程中的转机次数和航空运输中需要的航班次数,进而降低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造成的噪音、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污染物排放,为我国绿色航空事业贡献力量。

该路线有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焦耳》。

皖赣铁路全线开通运营40周年:架起钢铁动脉 见证历史之变

随着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以及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日益关注,发展新型、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质航空燃料已成为能源领域的重点议题。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19.02.005 《中国科学报》 (2019-03-28 第1版 要闻)。作者:程唯珈 刘万生 李宁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3/28 8:53:41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更环保、更高效、更经济 高密度纤维素航空煤油来了 ■本报见习记者 程唯珈 记者 刘万生 通讯员 李宁 随着现代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巨大的碳排放量成为其不得不面对的软肋。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课题组等开发了一条以纤维素为原料制备高密度航空生物燃料的新路线。

李宁表示,团队未来将通过对溶剂、催化剂以及反应工艺的不断改进,提高该技术经济性并使其变得更加环保、高效。之后,实验人员以2,5-己二酮为原料,通过一个双床催化剂体系一步法,直接获得碳链长度为12和18的低凝固点多环烷烃的混合物。专家表示,此次开发的以纤维素为原料合成可再生高密度航空燃料技术,对于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减少原油进口依赖度、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纤维素是农林废弃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可通过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秸秆以及木屑、落叶、树皮等林业废弃物通过简单的化学处理获得。

首先,实验人员通过温和条件下二氯甲烷/水双相体系中的氢解反应将纤维素选择性地转化为2,5-己二酮。论文第一作者、该所博士后刘艳廷告诉《中国科学报》,该混合物具有比常规航空煤油更高的密度和较低的凝固点。

皖赣铁路全线开通运营40周年:架起钢铁动脉 见证历史之变

为此,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廉价易得、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纤维素。据悉,这种纤维素基高密度航空生物燃料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两步。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的李宁告诉《中国科学报》。但迄今为止,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以纤维素为原料合成普通航空煤油方面,在高密度航空煤油领域却鲜有进展。据了解,以纤维素为原料合成航空煤油在国外已有一些报道。它既可以作为现有化石基高密度航空燃料的补充,也可以作为添加剂改善其他航空燃料的性能。传统的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不但储量有限,具有不可再生性,使用过程中还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该报告提出了2019年围绕科学基金开展的主要工作,其中突出原始创新,切实提升培育重大原创成果的能力最引人关注。

2018年,自然科学基金委确立了基于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这种项目要组织有序,规模适当,稳妥试点。

同时,报告指出,将完善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建议、咨询、立项和指南引导机制,分阶段部署一批重点方向领域。原创思想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有的是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有的是影响一个领域,有的是推动科学整体进步。

只要是原创的科学思想,都是科学基金要支持的。李静海在报告中强调。

探索优化组织机制,更好促进交叉融合研究。完善项目评审协调机制和机动资源配置模式,充分调动各部门支持交叉学科研究的积极性。此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作的工作报告。做好这种推荐评审机制与科学基金评审要求的衔接,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只要是原创的科学思想,不管是哪一类的资助导向,都是科学基金要支持的。做好过程管理,及时跟踪项目进展,对可能产生重大原创性成果的项目给予后续稳定支持。

报告指出,将全面布局各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加大力度支持科研人员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继续加强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倾斜支持力度。

聚焦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关注学科交叉领域中可能产生重大突破的方向,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引导科学家将科学研究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

从国家发展需求出发,聚焦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卡脖子技术,关注可能产生引领性成果的重要领域,凝练提出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类科学问题属性分类的资助导向,为科学基金深化改革拉开序幕。探索实施推荐申请机制,支持信誉良好的专家、机构或管理人员等直接推荐项目,让有想法有能力、勇于创新的科学家能够得到支持,提升推荐人、推荐机构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突出从0到1原创导向,完善有利于资助原创思想的评审资助机制。

探索进一步扩大国际同行专家评审的规模。作者:甘晓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3/27 8:06:06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自然科学基金委召开全委会 科学基金改革新动向:突出从0到1原创导向 3月26日,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召开。

引导鼓励并强化支持可望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创研究。统筹自下而上的自主选题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原创性思想,采取不同的支持力度和资助方式

这种项目要组织有序,规模适当,稳妥试点。同时,报告指出,将完善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建议、咨询、立项和指南引导机制,分阶段部署一批重点方向领域。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